葫芦岛这个小镇藏着一座三百多年历史的古寺,还是国家级重点文物
从古老的九门口长城,到厚重的兴城古城,葫芦岛,这座位于辽宁最南端的年轻城市,却承载着一段悠久的历史。在这片土地上,无数的文物古迹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这片大地上,散发出璀璨的光芒。
其中,隐藏在葫芦岛市连山区杨家杖子镇的一座古寺,以其三百多年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魅力,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这座古寺就是圣水寺,一座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古建筑群。
圣水寺坐落在风景秀丽的莲花山上,背靠青山,面临碧水,环境幽雅。这座古寺始建于康熙五十九年(公元一七二零年),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经过多年的扩建和修缮,至一九三八年,圣水寺的规模已经相当宏大,占地面积超过了一万平方米。伪满时期,这座寺庙也曾遭受过破坏和损毁,一度被称为“返性寺”。然而,不论是岁月的沧桑还是历史的磨难,都没有磨灭圣水寺的辉煌和荣耀。
圣水寺的建筑风格独特,大式大木结构气势宏伟,装修细致入微。寺院正面是一座高耸入云的天元宫,又称“山门楼”,巍峨壮观。钟鼓二楼左右对称,钟楼西侧的双层明心楼则显得格外醒目。在钟鼓楼之间,是一座莲花池,池水清澈见底,与周围的古建筑相映成趣。而位于莲花池后面的碧云宫,更是富丽堂皇,四层楼阁高耸入云,尽显皇家气派。这些古建筑群以其精美的建筑风格和精湛的雕刻技艺,成为了葫芦岛地区宝贵的文化遗产。
圣水寺的建筑布局严谨,依山就势而建。在碧云宫后面的高地上,分布着一系列单体建筑群,均为硬山式大木架结构、砖石砌筑。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达摩殿、星殿、九楹殿等一系列大殿。这些大殿规模宏大、气势磅礴,每一座大殿都经过精心设计,独具特色。在九楹殿的东西两侧,各有一座月亮门,通向两个小院。东侧院落为十八间硬山式殿房,而西侧则是两间无梁殿和一间胡仙洞。这些建筑群不仅在建筑形式上丰富多彩,同时也融入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
圣水寺不仅以其宏伟壮观的古建筑群而闻名,更因其清澈甘甜的泉水而著称。在寺庙高台下,有一口泉眼名为“圣水泉”,泉水从龙口喷薄而出,水流声震耳聩。这泉水冬暖夏凉、清澈如醇、香甜可口,被人们称为“圣水”。这泉水不仅为寺庙内的僧人提供了生活用水,还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品尝。在泉水的滋养下,圣水寺不仅成为了一处宗教胜地,更成为了人们心中的一方净土。
然而,历经数百年的风雨沧桑和岁月磨砺,圣水寺也曾一度失去了她原有的容貌。在建国后的一段时间里,由于各种原因,寺院内的建筑遭到了严重损毁。幸运的是,在国家和当地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圣水寺逐渐恢复了往日的辉煌。国家先后拨款一百多万元用于维修和保护这座宝贵的古建筑群。如今,圣水寺已经成为了一个集文化、历史、艺术和宗教于一体的旅游胜地。这座古寺再次焕发出璀璨的光芒,成为了葫芦岛地区一颗璀璨的文化明珠。
如今,圣水寺不仅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葫芦岛市的一张文化名片。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游客慕名而来,参观这座历史悠久的古寺。在这里,他们可以欣赏到精美的古建筑群、品尝到甘甜的圣水、感受到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积淀。而圣水寺也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影响力,成为了葫芦岛地区的一处文化地标和旅游胜地。
总之,葫芦岛这个小镇藏着的圣水寺是一座拥有三百多年历史的古寺,也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里不仅有精美的古建筑群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还有甘甜的圣水和美丽的自然风光。如果你来到葫芦岛旅游,一定不要错过这个美丽的地方!
圣水寺-葫芦岛-辽宁寺院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06日
来源: 作者:
1229 人关注 [url=]打印[/url] 转发 投稿
葫芦岛莲花山圣水寺位于葫芦岛市连山区杨家杖子镇,座落于一座海拔203米的秀丽山峰中,距葫芦岛市30公里。因山形奇特,形若一朵初绽的莲花,得名为莲花山。在莲花山南麓,有一股清泉从地下涌出,“冬夏不竭”,水势奇异,冰天雪地时热气蒸腾,绿草与白冰共存,人们称清泉为“圣水”。圣水寺就在此地,泉水从寺院内流过。该寺始建于清康熙五十九年(1702年),其后逐年扩建,寺庙南北长104米,东西宽96米,占地约 1万平方米。全寺由主院和东西跨院组成。天元宫是寺院的大型山门楼,方座圆顶三层,一、二层为方形,三层呈八角形,楼盖尖顶。院东西两侧有钟鼓两楼。院中央有四层塔式的碧云宫,四角设角楼。圣水泉在西跨院,泉水绕莲花池。整个寺庙,既有北方寺庙的风格,又具南方寺庙的特点,融南北寺庙风貌为一体,别具一格。到1939年形成了完整的寺院。
莲花山圣水寺位于葫芦岛城区偏北三十公里、兴城市区北偏西26公里,地处杨家杖子经济开发区境内街南莲花山的南麓。莲花山挺拔峻秀,海拔203米,顶峰白色岩石形似大瓣莲花。莲花山南麓有一股清泉从底下涌出,日流量1600-6000吨。寺院始建于公元1720年(清康熙五十九年),寺庙南北长104米,东西宽96米,占地约 1万平方米。全寺由主院和东西跨院组成。天元宫是寺院的大型山门楼,方座圆顶三层,一、二层为方形,三层呈八角形,楼盖尖顶。院东西两侧有钟鼓两楼。1714年(清康熙五十三年),大和尚崇慧在莲花山落脚,修身养性化缘建庙,取名圣水寺。此后不断扩建,成为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现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远近闻名的旅游胜地。
正门外立铁狮子一对,进门是天元宫,三层建筑圆顶方座,是遵循道教“天圆地方”之说而建。楼后莲花池,玉石栏板上刻《二十四孝图》。池的两侧有钟鼓二楼东西对峙,西边是明心楼,匾上刻着“明心见性”,楼顶上的金鸡正昂首报晓。莲花池后的高大建筑叫碧云宫,一共四层建筑,雄伟华丽,艺术价值很高。塑造有玉皇大帝、古代三皇五帝,四个角楼有四大天王。
后山坡
后山坡是一座院落,正面大雄宝殿供奉佛祖释迦牟尼,东殿药师、西殿阿弥陀佛。诸多佛像都显出庄严辉煌,铁鼎香烟缭绕、钟磬叮当作响,好像到了极乐世界。山下的泉水边有神奇的“龙吐圣水”景观。西院正殿有十一面千手千眼观世音铜铸大佛,高3.47米,重1.5吨,堪称是镇庙之宝。莲花山圣水寺,从建筑造型、塑像分布、美术彩绘等,都蕴含着丰厚的传统文化。
莲花山圣水寺位于葫芦岛市杨家杖子镇南的莲花山南麓。庙宇西侧,从地下涌出一股清泉,一年四季不枯竭,泉水注入莲花池,淌满了门前的池塘。冰天雪地时热气蒸腾,绿草与白冰共存。人们称清泉为“圣水”,寺庙因此而得名。圣水寺建于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至民国初又重修。
此寺规模较大,南北长104米,东西宽96米,总面积约1万平方米。正门内迎面是山门楼——天元宫。三层建筑独具特点,方城座上方形大殿,殿中央一根粗大立柱,支撑三楼下顶,柱基是圆形石盘,上面雕刻阴阳鱼和八卦图。第三层是十二面楼阁,檐角高翘。楼盖正中装饰个圆形宝珠顶,上圆下方的构造,切合古代道教“天圆地方”之说。天元宫左右是歇山式钟鼓二楼,钟楼西侧是两层带图廊的明心楼。钟鼓楼之间是莲花池,玉石栏板上雕刻二十四孝图。主体建筑碧云宫,城座式底层,四面开圆卷门,十字甬路四方相通。
莲花山圣水寺城座是高大基台,四周有龙首形滴槽,四旁建四个小角楼,中央是两层八角形大殿,第四层是方形数阁、顶盖是九脊歇山式。碧云寺设计独特,将城座、塔身、楼阁集于一身。斗拱排列最密,雕刻彩绘极尽华丽,充分发挥了民间艺术的创造性。高台上有一座石碑,为“建立圣水寺碑记”,落款“康熙五十九年”(公元1720年)。西侧有石窟,深4米,外部建门。东院有正殿和东西配殿,都是硬山式或无梁式。圣水寺有浓厚的道教色彩和中国传统的园林风格,巧妙地借用山景衬托建筑,相映成趣,相得益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