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中惊现“风水村” 探访王家店上洼古村落
山 重 千年古村落 冬日,一次偶然的机会,有幸跟随中国古村落保护与发展专业委员会主任赵琛一行来到绥中县加碑岩乡王家店村上洼村民组,体验一个古朴、神秘,拥有几百年历史的古村落。 汽车行驶在蜿蜒崎岖的山路上,“晕车感”油然而生,本以为可以用“人迹罕至”来形容这里,但随着临近这个村庄,这儿似乎又和其他村屯一样热闹繁忙,记者从事采访工作多年,也是头一次来到这个深山里的小村庄,心里着实佩服专家组的眼光和能力…… “风水宝地”惊现神秘山寨
进山的路不好走,一条条蜿蜒的石头小路像村庄的脉络,深入浅出,纵横交错。这些石头,它们每一颗都有着百年的历史,如今已被磨砺得失去了锐气,路面泛着藏青光泽。这些小路与自然山水紧密结合,曲折迷离,处处蕴涵着“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这个小村庄我是第二次来了,第一次是赶在秋季,这里的风景郁郁葱葱美不胜收,是块风水宝地,最起码在辽宁省是罕见的。”赵琛对记者说,“‘风水’这个词在一些人看来具有迷信色彩,实际不是这样的,‘风’代表这里的环境和空气,‘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首要素,风水好,说明这里自古以来适合人类居住,一定是有大人物曾经住在这里!”赵琛边说边展示手中的照片,这一幅幅画面是无人机在500米高空拍摄的,小村庄地形呈“贵妃扇”形状,扇面就是村舍所在地,住的人都在穴眼上,周围群山环绕,坐南朝北,整个地形天生就如风水学中的罗盘,四平八稳,前面有照,后面有靠,两边有抱,照中有泡,《易经》中的“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演八卦”,在上洼屯都得到了很好的表现。 赵琛指着另外一幅照片说:“令我惊奇的是,扇柄处两侧双排小山,天然形成了两座‘瓮城’,入口处为悬崖峭壁,天然的防御屏障让我们首先想到的这是一个‘山寨’,易守难攻,是个占山为王的理想之地。” 山寨?大王?这不禁勾起了记者的求知欲,继续听赵琛介绍,“在后山脚下,有一处被当地百姓称为‘天井’的水源地,常年流水不断,蜿蜒曲折贯穿村庄,顺势而下,给这里增添了不少的灵气。现有的梯田在古代应该是茂密的森林,那么在没有足够粮食的情况下选择定居这里,一定是有足够的经济实力来维系生计,凭借金银珠宝可以到山下换来粮食用以生存,说不定在这山里某地还埋藏着宝藏呢!” 记者查阅了这个村庄的资料,上洼屯平均海拔500米,全屯面积4平方公里,28户人家,110口人,上洼因其位于高山上一个相对平缓的山洼而得名。靠山北望,众山皆小,视野极其开阔,梯田景色格外优美。山里老人说,它的西山梁可以“一脚蹬三县”,是如今的青龙县、抚宁县、绥中县三个县交汇处。从山下仰望,山势极高,犹如云端。山下有雾时,山上有如仙境,也许是山势太高之故,这里有史以来,从来不生雾霭,行至山尖,则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故事连篇”蕴含神秘色彩
整个村子的房子都在背靠“太师椅”状的山脚而建,太师椅正对着天井,天井背后是石人,虎岩与轿顶山遥遥相对,十八铺炕阴面立陡垂直,远望酷似镜面;阳面平坦如农家大炕。石门之下的砬湖,流水潺潺,砬湖旁的石板路犹如天梯,特别陡峭,一般人须爬行才能通过,村中的石板路和108级石阶形成了一条美丽的风景线。
古老的上洼,至今仍保留着原生态的民居和建筑,古屋古墙、古树古道、古井古物、石磨石碾,整个村落全部是青砖青瓦、石木人字架榫卯结构的瓦房,屋脊有雕花,屋舍依山而建。朴实的乡情流淌在每一位村民的心间,当漫步在宁静的村间小路时,你会遇到一双双温情而善良的眼睛,他们时不时流露出对你的善意,也包含着一丝隐隐的羞怯。几个头发花白的老人,靠着墙根儿在晒太阳。 老人告诉记者,上洼西山紧邻南石湖沟,石湖沟有一个神奇的天井。天井究竟有多深,不得而知。天井常年流水不断,夏季有天然瀑布,冬季瀑布结冰,景象蔚为壮观。天井分为三部分,上面是两口“大锅”,底下是真正的天井。此景位于岩石之上,井水常年汩汩外溢,流下山崖,形成天然瀑布。山下天井的大锅与山上的棒岩相互照应,壮观、雄伟。 关于天井,一直有许多传说,有人说天井直通东海;又说樵夫为了测试井的深度,曾经割了一天葛藤,连接到一起,也没系到井底;还传说七仙女曾在此洗澡;还说曾有一头大牛掉到井里,转眼就只剩骨头浮于水面。天井的传说极为神奇,是真是假,也无从探究,只是近些年慕名来此旅游的人越来越多。 因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上洼历来还是兵家必争之地。解放战争时期,加碑岩董万功的武工队和八路军经常出没于上洼,或秘密开会,或进行军事活动。 在上洼这个村民组,有28户人家,每家都姓马。据当地老人讲,在这个小村庄里,明朝燕王扫北时先祖马伦由山东省文登市迁居到河北省抚宁县驻操营马岭庄,马伦后代一子马永达迁居到辽宁省绥中县加碑岩乡黄木杖子村炕沟屯生五子,其中一子迁居到上洼,至今已传承到第八代人了。古称老马上洼、马上洼。几百年来,上洼形成了一座古朴的村落,也是一个有“历史”的地方。相比起其他名声大噪的“旅游专业村”,上洼因为养在深闺,所以保留了质朴又浓厚的民俗民风。
在上洼随便走进一户人家,映入眼帘的是年久的瓦房,纸糊的窗户,墙头上挂着的葫芦、玉米棒子、鲜红的辣椒,令人在喧闹的城市里积聚的疲倦烟消云散。院子里的黑枣树上,一个中年妇女轻松的爬了上去,坐在树杈上摘枣子。 刚刚还在树上摘枣子的大姐看见我们进了院子,连忙从树上下来,她热情地招呼我们进屋,不一会,就把水豆腐、烤地瓜、炖酸菜、山野菜饺子、桲椤饼、粘豆包等各式各样农家菜摆了满满一桌子。“也不知道你们爱吃啥,我们这里冬天就吃这个,你们尝尝。” 这顿饭我们吃得异常香甜,我们品尝的不仅仅是食物,更是这座宁静质朴的村落带给我们的震撼与感动,是心灵深处最柔软最原始的单纯与美好。 离开上洼返程的路上,记者和赵琛继续聊着这里的话题。“上洼屯越来越让我感觉到神秘了,现在有三个未解之谜。一是现在可以用无人机500米高空鸟瞰地势,几百年前马氏家族是用哪些手段挑选这块教科书般的风水宝地?二是在那个交通工具极不发达的年代,为什么选择交通设施更加不便的“天然城堡”安营扎寨?三是整个绥中西北山区四季严重缺水,而上洼天井的水四季源源不断,水源从哪里来?”赵琛对记者说。古老的上洼,随着人们目光的集聚,越发神秘,越发吸引人,这里有太多的故事,太多的疑问,期待人们去发现……
|